今天给各位分享(精心整理)高中数学微积分公式大全的知识,其中也会对(精心整理)高中数学微积分公式大全进行解释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别忘了关注本站,现在开始吧!
(精心整理)高中数学微积分公式大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,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,更多关于(精心整理)高中数学微积分公式大全、(精心整理)高中数学微积分公式大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。
本文导读目录:
[版权声明]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,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,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@iask.cn,我们尽快处理。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、画像、字体、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,请谨慎使用。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(国旗、国徽、党徽..)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,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,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。 今天王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高中重点数学公式大全,给准高三党保存收藏! 高中重点数学公式大全 乘法与因式分 a2-b2=(a+b)(a-b) a3+b3=(a+b)(a2-ab+b2) a3-b3=(a-b(a2+ab+b2) 三角不等式 |a+b|≤|a|+|b| |a-b|≤|a|+|b| |a|≤b<=>-b≤a≤b |a-b|≥|a|-|b| -|a|≤a≤|a|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-b+√(b2-4ac)/2a -b-√(b2-4ac)/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+X2=-b/a X1*X2=c/a 注:韦达定理 判别式 b2-4ac=0 注: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b2-4ac>0 注: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b2-4ac<0 注:方程没有实根,有共轭复数根 三角函数公式 两角和公式 sin(A+B)=sinAcosB+cosAsinB sin(A-B)=sinAcosB-sinBcosA cos(A+B)=cosAcosB-sinAsinB cos(A-B)=cosAcosB+sinAsinB tan(A+B)=(tanA+tanB)/(1-tanAtanB) tan(A-B)=(tanA-tanB)/(1+tanAtanB) ctg(A+B)=(ctgActgB-1)/(ctgB+ctgA) ctg(A-B)=(ctgActgB+1)/(ctgB-ctgA) 倍角公式 tan2A=2tanA/(1-tan2A) ctg2A=(ctg2A-1)/2ctga cos2a=cos2a-sin2a=2cos2a-1=1-2sin2a 半角公式 sin(A/2)=√((1-cosA)/2) sin(A/2)=-√((1-cosA)/2) cos(A/2)=√((1+cosA)/2) cos(A/2)=-√((1+cosA)/2) tan(A/2)=√((1-cosA)/((1+cosA)) tan(A/2)=-√((1-cosA)/((1+cosA)) ctg(A/2)=√((1+cosA)/((1-cosA)) ctg(A/2)=-√((1+cosA)/((1-cosA)) 和差化积 2sinAcosB=sin(A+B)+sin(A-B) 2cosAsinB=sin(A+B)-sin(A-B) 2cosAcosB=cos(A+B)-sin(A-B) -2sinAsinB=cos(A+B)-cos(A-B) sinA+sinB=2sin((A+B)/2)cos((A-B)/2 cosA+cosB=2cos((A+B)/2)sin((A-B)/2) tanA+tanB=sin(A+B)/cosAcosB tanA-tanB=sin(A-B)/cosAcosB ctgA+ctgBsin(A+B)/sinAsinB -ctgA+ctgBsin(A+B)/sinAsinB 某些数列前n项和 1+2+3+4+5+6+7+8+9+…+n=n(n+1)/2 1+3+5+7+9+11+13+15+…+(2n-1)=n2 2+4+6+8+10+12+14+…+(2n)=n(n+1) 12+22+32+42+52+62+72+82+…+n2=n(n+1)(2n+1)/6 13+23+33+43+53+63+…n3=n2(n+1)2/4 1*2+2*3+3*4+4*5+5*6+6*7+…+n(n+1)=n(n+1)(n+2)/3 正弦定理 a/sinA=b/sinB=c/sinC=2R 注: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 b2=a2+c2-2accosB 注: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圆的标准方程 (x-a)2+(y-b)2=r2 注:(a,b)是圆心坐标 圆的一般方程 x2+y2+Dx+Ey+F=0 注:D2+E2-4F>0 抛物线标准方程 y2=2px y2=-2px x2=2py x2=-2py 直棱柱侧面积 S=c*h 斜棱柱侧面积 S=c'*h 正棱锥侧面积 S=1/2c*h' 正棱台侧面积 S=1/2(c+c')h' 圆台侧面积 S=1/2(c+c')l=pi(R+r)l 球的表面积 S=4pi*r2 圆柱侧面积 S=c*h=2pi*h 圆锥侧面积 S=1/2*c*l=pi*r*l 弧长公式 l=a*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>0 扇形面积公式 s=1/2*l*r 锥体体积公式 V=1/3*S*H 圆锥体体积公式 V=1/3*pi*r2h 斜棱柱体积 V=S'L 注:其中,S'是直截面面积, L是侧棱长 柱体体积公式 V=s*h 圆柱体 V=pi*r2h 高中文科数学必背公式总结 公式一: 设α为任意角,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: sin(2kπ+α)=sinα (k∈Z) cos(2kπ+α)=cosα (k∈Z) tan(2kπ+α)=tanα (k∈Z) cot(2kπ+α)=cotα (k∈Z) 公式二: 设α为任意角,π+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: sin(π+α)=-sinα cos(π+α)=-cosα tan(π+α)=tanα cot(π+α)=cotα 公式三: 任意角α与 -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: sin(-α)=-sinα cos(-α)=cosα tan(-α)=-tanα cot(-α)=-cotα 公式四: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-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: sin(π-α)=sinα cos(π-α)=-cosα tan(π-α)=-tanα cot(π-α)=-cotα 公式五: 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-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: sin(2π-α)=-sinα cos(2π-α)=cosα tan(2π-α)=-tanα cot(2π-α)=-cotα 公式六: π/2±α及3π/2±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: sin(π/2+α)=cosα cos(π/2+α)=-sinα tan(π/2+α)=-cotα cot(π/2+α)=-tanα sin(π/2-α)=cosα cos(π/2-α)=sinα tan(π/2-α)=cotα cot(π/2-α)=tanα sin(3π/2+α)=-cosα cos(3π/2+α)=sinα tan(3π/2+α)=-cotα cot(3π/2+α)=-tanα sin(3π/2-α)=-cosα cos(3π/2-α)=-sinα tan(3π/2-α)=cotα cot(3π/2-α)=tanα (以上k∈Z) 扫码关注 知识干货 ◆2022高考全国卷“满分作文”流出,这2个诀窍成得高分关键 ◆女生高考语文考了142分,而数学只有6分,总成绩让人吃惊 ◆这5所大学是国家电网的“娘家”,毕业就拿铁饭碗,前途一片光明 ◆高一英语重要知识点总结与归纳,初高衔接必看,满满都是干货! ◆李勒优养母砸60W给她补课,却只考了这个数,遭全网嘲笑! ◆这5所末流211大学,适合山东500多分的学生捡漏,很有前景 1、常用数学公式表 (1)乘法与因式分解 a2-b2=(a+b)(a-b);a3+b3=(a+b)(a2-ab+b2);a3-b3=(a-b)(a2+ab+b2)。 (2)三角不等式 |a+b|≤|a|+|b|;|a-b|≤|a|+|b|;|a|≤b-b≤a≤b;|a-b|≥|a|-|b|-|a|≤a≤|a|。 (3)一元二次方程的解:-b+√(b2-4ac)/2a-b-b+√(b2-4ac)/2a。 (4)根与系数的关系:X1+X2=-b/aX1*X2=c/a,注:韦达定理。 (5)判别式 1)b2-4a=0,注:方程有相等的两实根。 2)b2-4ac>0,注:方程有一个实根。 3)b2-4ac 2、三角函数公式 (1)两角和公式 sin(A+B)=sinAcosB+cosAsinB;sin(A-B)=sinAcosB-sinBcosA;cos(A+B)=cosAcosB-sinAsinB;cos(A-B)=cosAcosB+sinAsinB;tan(A+B)=(tanA+tanB)/(1-tanAtanB);tan(A-B)=(tanA-tanB)/(1+tanAtanB);ctg(A+B)=(ctgActgB-1)/(ctgB+ctgA);ctg(A-B)=(ctgActgB+1)/(ctgB-ctgA)。 (2)倍角公式 tan2A=2tanA/(1-tan2A);ctg2A=(ctg2A-1)/2ctga;cos2a=cos2a-sin2a=2cos2a-1=1-2sin2a。 (3)半角公式 sin(A/2)=√((1-cosA)/2);sin(A/2)=-√((1-cosA)/2);cos(A/2)=√((1+cosA)/2);cos(A/2)=-√((1+cosA)/2);tan(A/2)=√((1-cosA)/((1+cosA));tan(A/2)=-√((1-cosA)/((1+cosA));ctg(A/2)=√((1+cosA)/((1-cosA));ctg(A/2)=-√((1+cosA)/((1-cosA))。 (4)和差化积公式 2sinAcosB=sin(A+B)+sin(A-B);2cosAsinB=sin(A+B)-sin(A-B);2cosAcosB=cos(A+B)-sin(A-B);-2sinAsinB=cos(A+B)-cos(A-B);sinA+sinB=2sin((A+B)/2)cos((A-B)/2;cosA+cosB=2cos((A+B)/2)sin((A-B)/2);tanA+tanB=sin(A+B)/cosAcosB;tanA-tanB=sin(A-B)/cosAcosB;ctgA+ctgBsin(A+B)/sinAsinB;-ctgA+ctgBsin(A+B)/sinAsinB (5)某些数列前n项和公式 1+2+3+4+5+6+7+8+9+…+n=n(n+1)/2;1+3+5+7+9+11+13+15+…+(2n-1)=n2;2+4+6+8+10+12+14+…+(2n)=n(n+1);12+22+32+42+52+62+72+82+…+n2=n(n+1)(2n+1)/6;13+23+33+43+53+63+…n3=n2(n+1)2/4;1*2+2*3+3*4+4*5+5*6+6*7+…+;n(n+1)=n(n+1)(n+2)/3。 (6)正弦定理:a/sinA=b/sinB=c/sinC=2R,注:其中R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。 (7)余弦定理:b2=a2+c2-2accosB,注: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。 3、高中文科数学知识点口诀记忆 (1)《集合》 1)集合概念不定义,属性相同来相聚;内有子交并补集,运算结果是集合。 2)集合元素三特征,互异无序确定性;集合元素尽相同,两个集合才相等。 3)书写规范符号化,表示列举描述法;描述法中花括号,对象xy须看清。 4)数集点集须留意,点集本是实数对;元素集合讲属于,集合之间谈包含。 5)0和空集不相同,正确区分才成功;运算如果有难处,文氏数轴来相助。 (2)《常用逻辑用语》 1)真假能判是命题,条件结论很清晰;命题形式有四种,分成两双同真假。 2)若p则q真命题,p和q充分条件;q是p必要条件,原逆皆真称充要。 3)判断条件有三法,举出反例定义法;由小推大集合法,逆否命题等价法。 4)逻辑连词或且非,或命题一真即真;且命题一假即假,非命题真假相反。 5)且命题的否定式,否定式的或命题;或命题的否定式,否定式的且命题。 6)量词一般有两个,全称量词所有的;存在量词有一个,全称特称两命题。 6)全称命题否定式,特称命题肯定式;含有量词否定式,改写量词否结论。 (3)《函数概念》 1)函数结构三要素,值域法则定义域;函数形式有三法,列表图像解析法。 2)特殊函数有三种,分段组合和复合;定义域的要求多,分式分母不为0。 3)偶次方根须非负,0的次方要为正;底数非1为正数,零和负数无对数。 4)正切函数脚不直,数列序号正整数;多个函数求交集,实际意义须满足。 5)函数值域的求法,配方图像定义法;部分整体观察法,换元代入单调法。 6)分离常数判别式,均值定理不等法;怎样去求解析式,题目常考两性式。 7)抽象函数解析式,代入换元配凑法,方程思想消元法;指定类型解析式, 8)运用待定系数法。性质奇偶用单调,观察图像最美妙;若要详细证明它, 9)还须将那定义抓。组合函数单调性,判断它们有法则,增加上增等于增, 10)增减去减等于增,减加上减等于减,减减去增等于减。复合函数单调性, 11)同增异减巧判断。复合函数奇偶性,偶加减偶等于偶,奇加减奇等于奇。 12)偶加减奇非奇偶,偶乘除偶等于偶,奇乘除奇等于偶,奇乘除偶等于奇。 13)周期对称两种性,观察结构最可行;内同表示周期性,内反表示对称性。 14)中心对称轴对称,函数还具周期性;函数零点方程根,图像交点横坐标; 15)函数零点有几个,画出图像看交点;两个端点都代入,相乘为负有零点。 4、文科数学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(1)集合有关概念 1)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: 2)元素的确定性:互异性、无序性 3)集合的表示方法:列举法与描述法。 4)注意:常用数集及其记法:非负整数集(即自然数集)记作:N正整数集,N*或N+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。 (2)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)“包含”关系—子集,注意:BA有两种可能。A是B的一部分;A与B是同一集合。反之: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,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。 2)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,记为Φ;规定: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,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。有n个元素的集合,含有2n个子集,2n-1个真子集。 相关推荐: 高考数学知识点汇总 排列组合c怎么算 最新高考资讯、高考政策、考前准备、志愿填报、录取分数线等 高考时间线的全部重要节点 尽在"高考网"微信公众号(精心整理)高中数学微积分公式大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,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,更多关于(精心整理)高中数学微积分公式大全、(精心整理)高中数学微积分公式大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! 作者:谁是谁的谁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
原文地址:http://www.dkdd.net/post/3020.html发布于:2025-11-23




